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和减排目标日益迫切的背景下,二氧化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(CCUS)技术成为了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。继国内市场的突破后,中国石油首次将CCUS技术成功输出至国际市场,吉林油田斩获来自印尼的“第一桶金”,为未来的国际能源合作奠定了基础。
CCUS技术不仅是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重要手段,也是推动 hydrogen 经济和能源转型的关键。根据国际能源署(IEA)的数据,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22年达到了创纪录的450亿吨,而通过采用CCUS技术,每年可减少至20亿吨的排放,帮助各国在减排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。
尤其在中国,政府对CCUS项目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。《国家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》中提到,要加快碳捕集和二氧化碳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。吉林油田此次成功签订的印尼项目,正是这一政策的直接体现。
根据工人日报的报道,吉林油田于2023年12月5日收到了来自印度尼西亚的201,996美元外汇,这是该公司CCUS印尼外闯创效项目合同款的30%。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标志着吉林油田正式迈入了国际市场,更推动了国内CCU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。
该项目合同总金额达72.4万美元,由印尼的PT.Gemilang Buana Utama公司支付,合同期限涵盖2024年6月21日至2025年12月31日。项目的核心在于印尼Gemah油田的二氧化碳驱可行性研究,面对复杂的地质构造及随之而来的严峻挑战,吉林油田展示了高度的技术实力和应变能力。
印尼Gemah油田地质构造错综复杂,内容涵盖多达45套油气水系统,而油气水的关系尚待深入理解。更为关键的是,在高温、高矿化度和高含二氧化碳的实验条件下,如何高效展开二氧化碳驱动机制的实验显得很艰难。
吉林油田的技师团队不畏挑战,组成了“挂图作战”小组,集思广益,力求在极短时间内保障实验顺顺利利地进行。在高达150℃的实验设备温度限制下,吉林油田的科研人员通过细致的过程改进和严格的实验控制,逐步克服了一系列技术障碍。正是在这样的科技攻坚战中,他们不仅成功推进了这一项目,也为国内未来的CCUS研发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随着吉林油田国际创效项目的成功推进,中国石油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,再次向世界展现了其在能源转型道路上的坚定步伐。此次成功不仅意味着CCUS技术的国际化进程加快,也为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地位提升创造了机会。
未来,我们期待更多的中国能源企业能够借助CCUS技术走出国门,热情参加到国际能源市场的竞争之中。这样不仅有助于中国实现双碳目标,也会为全球的减排事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。
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在印尼CCUS项目的成功实践,为国家能源转型和国际合作提供了新思路,更为全世界内的气候变化应对行动注入了信心。作为全世界能源的主要生产国,中国不断探索创新的CCUS技术,必将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。
当然,这一成功也提醒我们,减排之路任重道远,我们一定要在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的道路上攀登出更高的峰巅。我们期望看到更多企业加入这一行列,一同推动可持续的能源未来。展望未来,企业将怎么样应对新的挑战与机遇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